新闻中心XIN WEN ZHONG XIN

企业动态 媒体关注 专家视角 收藏百科

媒体关注首页 > 新闻中心 >  媒体关注

国画大家崔如琢:当代写意巨匠,一代指墨宗师!

来源: 时间:2025-07-28

在中国当代画坛,国画大家崔如琢先生是一位绕不开的艺术巨匠。他以深厚的传统功底为根基,在大写意山水、花鸟领域独树一帜,又以突破性的探索开创了指墨艺术新境界,被誉为“当代大写意的集大成者” 与“指墨艺术的革新宗师”。

1753682864777402.png

大写意山水花鸟:笔墨间的天地精神

      崔如琢先生创作的大写意山水和花鸟,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精神的极致传承与创造性发展。他的笔下,山水有“囊括宇宙,吞吐大荒”的气魄,花鸟含“物我两忘,情景交融”的意趣,每一笔都凝聚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体悟。

1753682956775986.png


“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”参展作品《暗香浮动》


1753683079903202.jpg

“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艺术特展”参展作品《凭栏袖拂杨花雪》


      在山水创作中,崔如琢先生深谙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之道。他遍历名山大川,却不困于具象摹写,而是以“写心”的姿态重构山水意境。在其作品中,处处都能见到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的深厚积淀:他善用大笔触勾勒山骨,以泼墨积墨技法渲染气韵,墨色层次丰富多变,从焦黑到淡灰,仿佛将山川的四季晨昏浓缩于一纸之上。著名美术家贺友直曾评价:“我看崔如琢山水,如对珠穆朗玛高峰;但我并非在罗布泊沙漠中观之,而是站在拉萨高原之上。”

1753683191712241.jpg

《潇潇暮雨横云处》


      花鸟画是崔如琢大写意创作的另一高峰。崔先生尤擅画荷、梅,偶作兰、竹。笔下的荷花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既有中通外直的君子之风,又不失蓬勃的生命力。《冷碧新秋水》中,荷叶以阔笔横扫,墨色浓淡相济,叶脉如筋骨般遒劲,荷花则以淡粉轻点,在墨色映衬下更显清丽脱俗。

1753683273728967.png

《冷碧新秋水》


      他画的梅花,枝干如铁,花朵似火,《梅花香里报新春》作品,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梅花傲雪凌霜的姿态,笔墨简练却张力十足。美术评论家夏天星赞叹:“如琢先生画荷,有徐渭的狂放,却更添几分雍容;画梅,得八大的冷逸,又多了些许温暖。他将文人画的‘意’与院体画的‘技’完美融合,开创了花鸟画的新范式。”

1753683398730659.jpg

《梅花香里报新春》

指墨艺术创新:指尖上的笔墨革命

       在大写意领域成就斐然之际,崔如琢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,他将目光投向了古老的指墨艺术,以突破性的实践为这一传统技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,完成了从“笔绘”到“指画”的艺术升华。

指墨艺术起源于唐代,历经明清发展,却因技法难度高、表现力有限而逐渐式微。崔如琢先生在深入研究高其佩、潘天寿等前辈指墨大师作品的基础上,创造性地拓展了指墨的表现边界。与传统指墨的纤细精巧不同,崔如琢先生的指墨作品充满了雄浑大气的张力。他以指代笔,指尖、指腹、指背皆可入画,指甲刮擦出的线条如刀刻般遒劲,指腹按压的墨块似磐石般厚重。在《梦中荷花指上开》册页中,崔先生用指尖轻蘸淡墨点出花瓣,以指腹重墨按压出荷叶,墨色在宣纸上自然晕染,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,既有笔墨的韵味,又有手指触感的温度,将荷花的清逸与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
1753683512334994.jpg

《梦中荷花指上开》册页


      不仅如此,崔如琢先生还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打破了“指画仅能作小品”的局限,将指墨技法运用于大幅创作中。他将指墨积墨技法发展的极致,十指交叠皴擦出混沌初开的水墨景象,如在《指墨山水》十二条屏》中,墨色层次达数遍之多,指墨横扫的狂草式线条与精心点染的山峦重叠映衬,形成微观与宏观的视觉盛宴,使得指墨艺术实现了从大写意文人画精神的跃升。

1753683657761289.png

《指墨山水十二条屏》


      崔如琢的指墨创新,更在于将书法的笔意融入指尖。他自幼研习书法,行、草、隶、篆皆精,深厚的书法功底让他在指墨创作中能够“以指代笔,以心运指”,指尖的提按顿挫、轻重缓急,无不透着书法的韵律美。其指墨书法《墨泉》,以指蘸墨书写,笔画圆润饱满,气韵贯通,既有佛家的空灵静穆,又有书法的筋骨血肉,被称为“指尖上的禅意”。


1753683764956989.png

名家眼中的崔如琢:传承与革新的典范

一代国学名宿、书画家饶宗颐先生评价崔如琢先生为“画坛英绝领袖”。

10.jpg

饶宗颐先生评价崔如琢先生

      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:他是当代中国大写意山水画家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。他的整个绘画技法笔墨强悍,风格朴茂沉雄,书写的意识和用纸、用水、用墨有非常独到的一套办法,所以你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大写意山水画的基本特质,但是又具有空灵通透的意趣、意境和气势兼容的特点。

1753683902466776.png

《醉雪千山》

      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艺委会主任吴悦石:他的笔墨修养,经得起岁月的推敲。比如说这一张画,很少有人有这个胆量能铺天盖地取一个构图,他巧妙运用笔墨,通过画面非常生动地表现出一番新意。

12.png

《一溪风雨送归舟》

     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石齐:崔如琢先生提出来“画山不像山,其山自在,画水不像水,其水自流”。意思是说千山万水我都画了,但是这里头要归于艺理之中,作为中国的精神、中国的文化,中国这条线始终不断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这种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,恰恰最具世界价值。

1753684064352775.jpg

《梦中梅花指上开》册页

      从大写意的雄浑气象到指墨的独特韵味,崔如琢以毕生的艺术追求,诠释了一位国画家对传统的敬畏与对创新的执着。崔如琢先生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,也为世界了解中国艺术打开了一扇窗。